马列烹饪的“杭帮菜”
“杭帮菜”大师马列在挪威这样讲中国故事 “当豆腐皮遇上三文鱼”
“我做餐饮将近50年了。”和本报记者聊起自己的烹饪生涯,欧洲杭州联谊总会名誉会长马列淡然一笑。或许是因为精通饮食之道,年过七旬的他,脸上几乎看不到太多的岁月痕迹。
近30年前,当时已是国家高级烹饪技师的马列移民挪威,将他最擅长的“杭帮菜”带到了这个北欧国度。在那里,从小就爱变着花样做菜的他,巧用心思,让“杭帮菜”入乡随俗,俘获众多“挪威胃”,又借“杭帮菜”结交外国朋友,让更多人通过舌尖上的美味,知道了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叫杭州,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叫中国。
中西合璧俘获“挪威胃”
“刚到挪威时,我有一个重要任务,去挪威首相府做一桌中国菜。”马列想了想说,那是28年前的事了。
当年,在朋友的邀请下,已在杭州餐饮界颇有名气的马列远赴北欧,成为挪威一家国际饮食公司的大厨。没多久,他就接到消息,要去挪威首相府,为当时的首相及其亲友做一桌中国菜。
说起当时的菜谱,马列至今记忆犹新:“宋嫂鱼羹、炸春卷、宫保鸡丁……首相吃完非常喜欢,还告诉我他曾去过杭州。”
很快,中餐在挪威当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,中餐馆的生意越来越旺。
4年后,马列决定另起炉灶,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开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中餐厅。有了此前打工积攒的经营经验,餐厅没多久就步入正轨。
如何让中餐入乡随俗,更加适应当地人的口味?爱琢磨的马列想了不少办法。“挪威人喜欢清淡、酸甜的口味,这与‘杭帮菜’不谋而合。我发现,他们不爱吃有骨头的肉,于是就把糖醋里脊按照广东菜的做法,做成咕咾肉。又如,挪威没有草鱼,我就用当地盛产的鳕鱼,按照西湖醋鱼的调味方式烧制,很合当地人口味。”
在餐厅的布置上,马列同样花费了不少心思。餐厅大堂,墙上挂着的都是奥斯陆老城百年之前的历史相片。走进包间,四处皆是中国的传统字画。餐具、碗碟也是中西合璧。“顾客来了,我会先端上一杯清茶,这也是我们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马列说。
当然,在将中国烹饪技法与挪威原产食材相互结合的同时,马列也有自己的坚守。“炸春卷、宫保鸡丁、香酥鸭子等不少传统菜品,我都保留下来。在这些传统菜的基础上,再顺应外国客人的口味进行调整,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餐饮文化在海外立足。”
如今,马列的一桌拿手“杭帮菜”俘获了不计其数的“挪威胃”。他那对在挪威土生土长的双胞胎小孙子,也尤其偏爱爷爷做的菜。“他们平时说的都是挪威语,但一说到吃的,就会用杭州话告诉我他们想吃什么。”马列笑道。
美食悄然催化中挪友谊
马列在厨房做菜
其实,马列想做的,不仅仅是让挪威美食爱好者光顾他的餐厅,他还想让更多人知道“杭帮菜”,爱上“杭帮菜”。
去年,在马列的牵线搭桥之下,一场名为“杭州美食文化挪威行”的活动在奥斯陆举行,挪威王国政府多位高级官员、奥斯陆市政府主要官员悉数出席。
为了拉近挪威朋友和“杭帮菜”的距离,马列和来自杭州的几位大厨,别出心裁,结合挪威当地食材特点搞起再创作。
腐皮鱼卷中特别融入挪威三文鱼作为主材之一;用挪威盛产的鳕鱼代替猪肉,制作“狮子头”,再配以当地清冽的雪水;将当地人爱吃的牛肉,以“东坡肉”的烹饪方法制作成“东坡牛肉”……熟悉的食材,新鲜的口感,在场挪威宾客赞不绝口。
那次活动之后,挪威当地许多中餐馆门庭若市,许多此前从未尝过中餐的挪威民众纷纷慕名前往。
“我们不仅要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当地中国餐馆吃饭,还想借此让他们认识杭州,知道那是一个风景秀美、文化深厚的好地方。”马列说。
去年4月,挪威首相索尔贝格访问中国,并前往杭州,参观了阿里巴巴园区。去年8月,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率领代表团,赴挪威考察访问。
“两边就这样走动起来了。”说起挪威和中国,尤其是和故乡杭州日益频繁的互动,马列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他相信,这其中,一定有美食在悄然催化友谊。
事实上,向海外推广中餐,用美食结交朋友,马列早在七八年前就已开始扮演连通中西“桥梁”的角色。多年来,凭借扎根海外积累的资源,他几乎每年都邀请“杭帮菜”“淮扬菜”等各大菜系的烹饪大师,赴世界各国交流,推介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。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英国、奥地利、希腊……许多国家都有他们的足迹。
舌尖中国尽显文化魅力
这些年,马列带出国门的不只是“杭帮菜”,还有“杭帮菜”中的中国故事。
出国之前,马列曾在杭州一所烹饪学校任教。闲暇时,他爱研究《武林旧事》。这本追忆南宋临安都城风貌的元代著作,里面记载的古时菜肴,尤其令他着迷。
“好的菜品都是经过几百年流传下来的。”马列信手举了一个例子:“去年,我们在‘杭州美食文化挪威行’中做了一道‘蟹酿橙’,将阳澄湖的蟹肉炒熟,盛放在橙子中,再一起蒸20分钟,肉质鲜嫩清香,这就是一道从南宋时期留下来的名菜。”
出国久了,马列渐渐发现,舌尖上的美味,让人回味的不仅是那份刺激味蕾的鲜美,还有蕴藏其中的那份极为丰厚的文化。他想让更多朋友品尝流传百年的中国味道,更想让他们了解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。
2016年G20杭州峰会前夕,马列策划制作了一本小册子。每一页,四句诗,一段话,一张图,娓娓道来杭州的人文地理,其中自然少不了他最为熟悉的“杭帮菜”。
“东坡肉”记录了苏东坡在杭州修建苏堤时与百姓共享美食的爱民之心;“桂花栗羮”源自中秋之夜天上人间同赏湖景的美丽传说;“宋嫂鱼羹”则与宋高祖巡游西湖时的一次偶遇有关……
细细读来,千年杭城的“文化范儿”跃然纸上。马列在小册子中专门配上英文译文,外国读者读来也是一目了然。“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,大概写了150多个故事,就是希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让国外的朋友认识杭州,认识中国。”如今,这本小册子已经成为欧洲不少中文学校的课外阅读教材。
在马列看来,美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,从中可以窥见的,不仅有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,还有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。
“杭州千岛湖的鱼头汤非常有名。早年,那里的生活非常贫穷。后来,老百姓开动脑筋,在千岛湖中搞养殖,养出来的鱼特别大,他们就顺势创新出了鱼头汤这道菜。现在,老百姓都富裕了。小小一道菜,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。”这样的故事,马列可以说出许多,也给国外的朋友讲过许多。
“中国现在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了,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有责任,也有条件,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。”马列说。通过美食,让外国朋友在一点一滴之间领略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魅力,他乐此不疲,并将锲而不舍。
本报记者 严 瑜
(图片均由马列本人提供)
p0q0
Copyright © 2021 渤燕网版权所有?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备16005493号-2 网站联系电话:17612299018 | 合作洽谈QQ:1296956562 | 邮箱:129695656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