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手机看渤燕
首页 > 娱乐 > 电影 > 正文

四个高危产妇“勇闯鬼门关” 纪录电影《生门》看哭医护人员

扬子晚报网 2016-12-18 10:53:46

16日上映了一部真实记录产科的《生门》,虽然不是科普片,但片中生猛直白的手术间画面令人震撼。其中折射的孕妇的生命危机、家人筹钱的艰辛、早产儿的出生更让人揪心到落泪。而且电影中还呈现了一个医院场景中的群像,四位主人公的故事让观众反思生育、人性等诸多议题。 虽然这部小众电影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,但不少医护人员在看完电影后,都大声呼吁那些剖宫产二胎的准妈妈们看看这部电影,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风险。

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孔小平



[next]

在产科跟踪拍摄,无剧本全素颜

电影的开场就是产妇自然分娩的画面,产妇那种痛到不能呼吸的样子,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。然后是门诊挤满了产检的孕妇,病房楼道里住满了待产的孕妇,医生办公室交接班时交代各床待产孕妇的情况……就是妇产科的真实状态。这部纪录电影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拍摄的,医护人员和产妇家庭等等,均是全素颜,无剧本的本色出演。

据了解,电影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拍摄,前期拍摄大概2年多,期间接触了80多个家庭,从迎接新生命的过程中或纠结、或悲壮、或喜悦、或生死两隔的40个家庭中精选出了4个,交织成起伏跌宕、生息绵绵的故事。

作为纪录电影的《生门》除了捕捉了片中真实人物事件,也串联起影片“故事”结构的医院场景,以及医疗团队的跟踪,片中质朴而风趣的产科医护人员。比如,片中一位家属遇到李主任后问:“李大夫你什么时候休息啊?”李大夫笑答:“我32号休息!”那人说:“一个月哪有32号?”当然最精彩的还是平时点滴,医生在查房时与产妇及家属对话时,那种对胎儿和产妇生命的第一尊重,贯穿始终。

四位高危产妇的故事个个惊心动魄

产后大出血、早产畸形儿、胎盘前置……影片呈现了四位高危产妇生产中的惊险过程。

夏锦菊的故事最凶险,因为她大出血差点死在手术台上。剖宫产二胎、前置胎盘、胎儿长到了前次剖宫产的疤痕上,还穿透子宫,侵入到了膀胱。推进手术室剖出孩子后,电影采取了对比,一边是夏锦菊大出血从手术台流到了地上,还两次心跳骤停。这里,医生与产妇及其家属交流,以及输血速度赶不上产妇出血速度的画面,所带来的紧迫感不亚于好莱坞大片。产妇最终被摘除了子宫,字幕显示,她全身的血液相当于换了4次,所幸夏锦菊最终得救。

影片还有一个高潮在李双双家庭,是一场最为赤裸的人性伦理探讨。经优生科诊断,已过28周的胎儿可能有智力不全或是身体发展不健全的风险,家庭所有成员包括产妇执意要引产。但胎儿已太大,不符合国家引产原则。医院竭尽全力救治早产胎儿,剖宫产出孩子后,家庭又纠结要不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来继续抢救孩子。这一段,在医院的楼道口,面对家属再三问能不能确保的情况下,儿科女医生说:“我是个人,我不是个神!你总要给我点时间,让我试一试!”但不幸的是,最终孩子夭折了。



[next]

记者连线

参与拍摄的中南医院

100多医护人员包场看哭

昨天,记者拨通了武汉中南医院妇产科的电话,电话筒那头是一位护士接的电话,她告诉记者,电影中的主任、护士长们刚好不在,不过医院很多同事早就约好说要看这部电影,于是大家就包场了,周五晚上100多人一起看的,她也去了,“我去年才进医院,所以当年的拍摄情况不太清楚”,不过她表示,刚开场时,很多同事看到电影中的自己,第一反应是觉得搞笑,后来看着看着,大家都哭了,特别是到了后面产妇家人回农村筹钱,以及有畸形可能的早产儿救不救等情节。毕竟作为医护人员中的一员,产妇在农村的家庭实景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,加上回想当时医院的情形,才知道有多难。

记者还了解到,还有不少医疗领域工作者对这部电影感慨良多。@蔡皓东医生自媒体发布了一篇电影观后感,他说,这部电影太真实了。尤其看到李双双家庭时,自己流眼泪了。看着儿科医生苦苦哀求孩子的父亲救孩子一命,“你让我们试试,试几天,看看孩子的反应,能不能活!”他表示“我也想起我遇到的病人,怀孕六七个月了,就因为查出乙肝,家属非得让引产不可,说是害怕孩子也得乙肝。我告诉他们,目前的治疗方案对乙肝母婴阻断率已经能够达到90%以上了,乙肝又不能完全治好,下次怀孕不还是这样的结果吗?妇产科主任劝他们不要引产,但家属仍执意把孩子打掉了。”

他还表示,希望大家都看看这部电影,通过这部影片了解这群肩负着两条以上生命的妇产科医生,更希望那些剖宫产二胎的准妈妈们看看这部电影,了解剖宫产二胎的风险,为自己的生命,为下一代的安全,根据自己的年龄、健康状况,好好权衡一下,减少二胎的风险。

记者手记

被冷落的《生门》

不该只有医护人员去看

《生门》不仅没有网友基础,甚至没有怎么宣传,就硬生生在12月中旬这样的圣诞贺岁档上映。加上又是纪录电影,排片很少,被冷落好像也正常。记者16日当天没找到合适的场次,不是很晚,就是很早,而且很多影院根本没有排它,只好买了17日上午10点20分南京百家湖一家影院的票,该影院这天也就这一场。

一大早该影院有个《长城》包场,很多人在排队等入场,记者穿过熙熙攘攘的队伍,来到《生门》的影厅,发现里面就一个女观众。全场就记者和她一前一后坐着,看到揪心处,一起掏纸巾擦眼泪,记者和这位女观众一直到放完字幕花絮才离开。

但是与隔壁厅震天动地的特效大场面电影相比,《生门》带来的震撼,在内心。

与以往的纪录电影差不多,《生门》的票房与口碑不匹配,记者看到,豆瓣打分是8.5分,但2天票房仅51万。而那边厢,被比喻为“奥运开幕式”的视效爆米花商业大片,豆瓣打分仅5.3,但2天票房已2.6亿。

虽然这样比较类型不同的电影,并不科学,但就像之前有人说的那样,《生门》能在院线上映,已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进步。《生门》片名的英文翻译是“this is life”,这部纪录片是在告诉你:你从哪里来,每个人从哪里来,而且“生”伴随着死的危机。

敬畏生命是这部影片的主题,片子没有什么技巧,就连产妇大出血,也没有强烈的视觉和画面渲染,但你知道这是真实的手术台,那个产妇真的可能会死掉。所以,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实,没有刻意安排的情节,只有对不同家庭面对生产、生死关头的点滴记录,整个作品围绕“生命”这个词来完成,真实展现了孩子对一个家庭所带来的巨大影响。

因为记录了医院的真实状态,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看到,很多医护人员表示已经看了,或者一定要去看。而有网友担忧地说,怕看了之后不敢生孩子。这样理解这部电影,就太表面了,就像@蔡皓东医生自媒体说的那样,你要了解了这其中的风险,才能更好地去实现。所以这部电影的受众绝对不只是医护人员,应该是每个正在经历生活的人。

p0q0

J